20 December, 2009

「我在」三部曲




我在紐約的前半年,搬了四次家,住了五個不同的地方,包括朋友家的客廳,因此開始對於我短暫的居住空間及居住時間的短暫產生思考,我也對於所有跟我一樣短暫居住在美國的留學生的家產生興趣,從此開始了我與朋友的家的一系列作品,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那種只是短暫停留的意識底下,我們稱為家的空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還是這個空間其實有其他定義,這一系列的作品也衍生出更多關於個人情緒的討論,寂寞,孤立,尋找,存在…………等等,在每一次的討論中,總是會一再地被提起,也一再地被詮釋,不過我到現在還沒辦法確定哪一種情緒是我想表達的,而我也不曾想過要確定,說不定,我只是單純的喜歡看看朋友住的地方長什麼樣子而已。

我在紐約遇到一個台灣來的朋友,她也在拍她朋友住的地方,我很好奇相似的行為背後,我們的相同點或相異處到底在哪裡?她對於拍朋友住的地方這個行為怎麼去定義?怎麼去解釋?還是她也只是很喜歡去看朋友住的地方長得什麼樣子?

我在新莊丹鳳這個我生長的地方弄了一個工作室兼展覽空間,並且邀請我那位也在拍朋友住的地方的朋友一起策劃一個展,我期望我們的作品能夠在我生長的區域裡產生對話,並且辯證作品本身的意義,這個展覽空間存在的區域,無論是交通狀況及產業結構都有一種荒謬感,我姑且稱它為捷運到不了的展場,這種荒謬感讓我聯想到拍朋友住的似家非家的地方帶給我的莫名吸引力,我們勇敢的請所有觀者歷經路途的曲折來到這個展場,一起來辯證[我在]的所有可能性。

我,李正書
我朋友,謝孟伶